俗称的鼠标手就是腕隧道症候群,当过度使用手部或用力不当时,位于腕隧道的正中神经会受压迫,引起手部发麻、无力。滑鼠手好发于经常使用电脑及滑鼠的族群,因而得名,常过度使用手部的家庭主妇、厨师、钢琴家等,也是高危险群。
许多病患最初求助于民俗疗法,因而延误就医,其实推拿对于腕隧道症候群的发炎症状并没有帮助。此外,针灸也是民众常使用的疗法,实际上效果有限,仅在症状轻微时有些微消炎效果。
有民众睡觉时被手麻痛醒,误以为是睡姿不良所导致的,其实已经出现腕隧道症候群的典型症状。处于睡眠状态时,手腕易弯曲或受压迫,因此麻痛症状常于夜间加剧,刘森永医师建议,患者睡觉时可配戴副木,避免压迫正中神经。
腕隧道症候群常见的物理治疗为红外线、雷射、蜡油等热疗法,主要作用在于鬆动韧带,可以减少神经受压迫的麻痛感。患者在家也可藉由每日3次热敷15分钟,或是伸展手部筋腱来舒缓不适。
一般民众常以维他命B群作为提振精神的营养补充品,其实B群还有修复神经的效用,能治疗受压迫而损伤的神经。但患者仍需配合其他药物治疗,通常以口服或是注射类固醇药物来消炎,口服易有副作用,因此建议以局部注射来减缓发炎反应。
中轻度症状时,可藉由护具、热疗,并搭配药物来治疗,不一定需要开刀。治疗后仍未改善,或是出现手部鱼际肌萎缩,才会以手术治疗,主要藉由划开韧带筋膜来减少压迫,但开刀之后,至少要让手部休息6个礼拜以上,否则易复发。
远离鼠标手 正确姿势是关键
腕隧道症候群患者配合治疗后,多能改善症状,但错误的姿势是造成滑鼠手的主因,平时仍需多加留意腕部姿势,避免手腕处于弯曲、扭转或是用力不当的状态,并适时让手腕舒缓及休息,才是有效预防滑鼠手的根本之道。